福建省平潭综合实验区龙海村是一个不足3000人的海岛村庄,曾经因为没有产业,只有四五百人留守村里。近年来,当地通过党建引领激发乡村活力,努力把身边的好风景变成了眼前的好光景。
今天的龙海村山清水秀、古厝清幽,红色村道串联起当地“山水林田湖石厝”的独特风景,不时有村民、游客漫步其间。过去一年,龙海村迎来6万多名游客,超过村民数量的20倍,这是龙海村人过去想都不敢想的。
福建省平潭综合实验区龙海村党总支书记 陈建华:以前村里都是以传统的农业为主,年轻人都到外面去打工。撂荒地特别多,很严重,虽然周边景区也是很多的,就是守着景区没饭吃。
既没有产业,也没有人气。经过深入调研,村“两委”决定利用龙海村秀美的自然风光,探索农旅融合发展。方向有了,如何破局是关键。那时候的龙海村遍地旱厕,大量违章搭盖影响着村容村貌。龙海村党总支书记陈建华决心带着村干部从拆做起。
福建省平潭综合实验区龙海村党总支书记 陈建华:我们召开了“两委”会议,确定从自己家属先开始拆,村干部、党员干部一起带头拆。
违建拆除了,村子敞亮了,不少具有传统闽南风格的红砖古厝也显露出来,阅读驿站、写生营地等40多个项目相继建成。游客逐渐多了,陈建华却又有了新烦恼,那就是如何打破海岛冬天的旅游淡季。党支部决定打造一个给冬季游加温的农事研学基地。
看到村里每天发生的新变化,原本观望的村民们也开始积极投身其中。在技术人员指导下,采摘园里种出了五彩西红柿、拇指黄瓜,农忙时最多需要200多名村民帮忙,每年为村民创造出80多万元的劳动收入。农旅产业振兴的龙海村现在四季游都热了起来,村集体资产也在四年间增长了4000多万元。如今,龙海村又有了新的发展思路,联合周边村镇,打造一个乡村旅游发展综合体。
龙海村成立了以年轻党员为主的突击队,党建共建,共谋发展。90后党员高仁敏和其他村子的年轻党员正在绘制一张包含20个村庄特色的旅游文化地图,把各个村子的美景美食串联起来的同时,还着重挖掘当地的文化特色。
福建省平潭市综合实验区龙海村驻村干部 高仁敏:我们党支部老党员有经验、年轻党员有想法,党支部每名党员都尽力发挥自己的特长,让党组织多为乡村谋发展、多为群众办实事。